首页

女主之家论坛password

时间:2025-05-29 12:58:30 作者:揭秘中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探什么?怎么去?有何难? 浏览量:25195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题:揭秘中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探什么?怎么去?有何难?

  记者 马帅莎

  5月29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这是中国首次实施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也是继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之后,中国再次实施行星际探测任务。

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白国龙 摄

  天问二号任务将完成哪些目标?探测器如何飞往小行星?与探月、探火相比,此次任务有何新难点?工程有关专家日前接受媒体采访作出解读。

  探什么?

  根据规划,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完成多项任务,包括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

  工程目标方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春亮表示,希望实现小行星采样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并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探测数据和珍贵样品。

  科学目标方面,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韩思远表示,天问二号探测器搭载了11台科学载荷,将对目标天体的地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可能存在的喷发物以及轨道力学等方面开展研究。

  “在取得小行星样品后,我们还将对样品物理特性、化学与矿物成分、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等方面开展研究测定。”韩思远说,我们希望通过天问二号任务实施,能够在这两类小天体的认知、起源、演化等方面取得科学研究突破。

  怎么去?

  据了解,天问二号任务整个飞行过程复杂且精细,共包含13个飞行阶段,设计任务周期长达10年左右。

  其中,小行星2016HO3采样返回任务共分9个阶段。完成发射后,天问二号探测器进入小行星转移段。随后探测器依次进入小行星接近段、交会段、近距探测段,并在近距探测段“边飞边探、逐步逼近”,对小行星开展悬停、主动绕飞等探测,确定采样区后进入采样段。

  完成采样任务后,探测器将经历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并在返回转移段接近地球,返回舱与主探测器分离,之后独自进入再入回收段,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此后,主探测器继续飞行,前往主带彗星311P,开展后续探测任务。

  有何难?

  此前中国已成功实施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火星“绕、着、巡”探测,但天问二号任务主要针对小行星和主带彗星开展探测活动,探测目标不同,也带来新的技术难题。

  一方面,科学家目前对于小行星2016HO3的自转速度、表面状态等具体情况尚存一定不确定性,这为天问二号任务带来艰巨又复杂的挑战。韩思远表示,对此,工程将采用“边飞边探边决策”的策略,以应对目标天体特性不确定等难题。

  另一方面,不同于月球采样和火星着陆,小行星附着与采样是在弱引力条件下进行。韩思远指出,根据目前的观测数据判断,小行星2016HO3的平均直径约41米,几乎处于零重力环境,加之小行星处于高速自转状态,探测器需在这种复杂条件下,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稳定附着及采样,任务难度巨大。

  此外,天问二号任务距离跨度大也为其增添挑战。完成小行星采样任务后,天问二号主探测器还将与返回舱分离,花数年时间飞往主带彗星311P。小行星2016HO3距离地球约1800万至4600万公里,主带彗星311P距离地球约1.5亿至5亿公里。韩思远称,距离地球远、多目标探测、任务周期长,对轨道设计、能源管理、智能控制以及探测器工作状态的长寿命、高可靠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单忠德表示,国家航天局牵头实施天问二号任务,推动星际探测征程接续前进,迈出了深空探测的新一步。任务实施周期长,风险难度大,工程全线攻坚克难,协同攻关,确保了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期待天问二号按计划完成各项探测任务,取得更多原创科学成果,揭开更多宇宙奥秘,增进人类认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e法e同行 护航新征程”短视频征集活动作品展播:一双巧手雕刻龙腾鱼跃

巴黎8月4日电(记者 邢翀)巴黎奥运会男子110米预赛4日进行,中国3名“02后”小将徐卓一、刘俊茜、秦伟博联袂出战。徐卓一以13秒40的成绩位列小组第一晋级半决赛。刘俊茜、秦伟博分别跑出13秒54和13秒64,虽然无缘直接晋级,但仍有望通过接下来的复活赛获得半决赛资格。

重庆一商圈用盆栽打造郁金香花海 吸引市民打卡

大型新编粤剧《南拳》在开幕式上进行首演。《南拳》以岭南拳术流派蔡李佛拳为题材,是一部粤剧舞台上的“动作片”。该剧讲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蔡李佛拳门徒团结南北武术门派挽救民族危亡的热血故事。

深圳邮局海关在转运货物中查获海洛因1565.6克

人民网转发经济日报文章称,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5%,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今年春节假期,多个景区上演“人从众”、庙会大集人潮涌动……火爆的消费场景彰显了内需潜力,提升了市场信心,也为新一年的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江西龙南“绿色”转型走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徐波:国家是由人组成的,中法友好首先要做好两国人民的工作,其中相互理解很重要。法国社会就像一个多面魔方,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也有许多典型的社会问题,如今年初的法国农民“围困巴黎”抗议活动等。但看今天的法国,要有一种全面、包容的眼光,例如法国依旧是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家,在航空、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精细化农业、教育、奢侈品等领域全球领先,在医疗、失业保险等方面的福利居于世界前列。因此,国家之间需要持续沟通对话,人民之间需要加深交往交流,看到彼此的好处和长项。

大机遇 大文章丨同心同梦同发展 习近平始终心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在制造业当家的广东,税费红利持续增强企业创新动能,越来越多制造业经营主体积极拥抱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升级浪潮。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广东地区企业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482亿元,其中制造业企业受益最广,享受加计扣除政策金额占比为71%。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